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2025年8月1日,中国首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实施。 GB 44240-2024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牵头并组织起草,于2024年7月24日正式发布。相较于以往的推荐性国标,GB 44240-2024是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标,且更聚焦于产品的安全特性。 据悉,与现行的标准相比,GB 44240是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标,具有准入门槛的法律约束力。其测试条款更聚焦于产品的安全特性,吸纳综合了IEC、UL、UN等多项国际储能标准的关键测试项目,测试对象包括电芯和电池系统,针对电池零部件选项亦有要求。 从测试内容上来看,GB 44240在电芯层级新增了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同时加严了部分安全测试项目。以过充为例,GB 44240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恒压过充1h的要求,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充入能量及安全风险与过充时长呈正相关)。并且GB44240的测试覆盖范围更全面,具备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的考察,设定了从电池的设计与制造、运输与安装,到运维及回收的等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已开展首批GB 44240测评通过单位测评工作。截至目前,储能行业已有20余家的40余个型号产品已经通过测评或正在测试。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海辰储能、瑞浦兰均、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均已通过该标准测评。 GB 44240作为目前行业公认最高规格的储能安全性国标,首次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涵盖电芯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23项严苛测试。标志着中国储能行业进入安全监管的“分水岭”时代。 01 发布背景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储能产业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过去五年全球范围内发生80余起储能事故,其中23起被列为“重大级”,包括热失控引发的爆炸、有毒气体泄漏及消防系统失效等问题。例如2025年2月,美国 Moss Landing 储能电站(1.2GWh)第四次发生火灾,70% 设备损毁,起火原因指向 LG 新能源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风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之一,同样存在这种问题,亟需通过更严格的标准规范行业安全。 此前,中国储能电池安全主要依赖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尽管该标准对电池性能提出了要求,但因其非强制性,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低质低价”策略,导致安全隐患难以根除。 现行推荐性国标 GB/T 36276-2023虽对电芯性能提出要求,但缺乏强制性约束。例如,其热失控测试仅要求电池表面温度>90℃且不起火、爆炸,未涉及热扩散抑制能力。 与GB/T 36276相比,强制性国标GB 44240更聚焦于产品的安全特性,多项测试条款对标IEC62619、UL1973、UN等国际标准,同时在部分安全测试项目上的要求更为严苛。比如过充测试,GB 44240的充入能量要求比GB/T36276更高,电流也高出了约30%。 除此之外,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在电芯层级的测试项目中还增加了如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项目。此外在电池组层级测试中,GB 44240-2024还额外关注了对产品相关部件安全性的检测。 02 适用范围 GB 44240适用于大容量储能(并网/离网)、光伏系统、固定式发电机启动、中央应急照明和报警系统、电信等应用领域的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规定了锂蓄电池及电池组(适用于100 kWh以上)的电安全、环境安全、热失控及热失控扩散等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设定了从单体到系统的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PS:额定能量在100kWh及以下的电池组的安全要求见 GB 40165。 型式试验 样品数量:除特殊说明外,每个试验项目的电池样品应为3个,电池组样品应为1个。 试验项目:电池总计15个项目,电池组共计16个项目。 试验顺序: 重点测试项目: ·热失控测试:电芯在热失控触发后,需通过温度监测(如电芯表面温度≥300℃)确认失控状态,随后观察1小时,要求电池系统不起火、不爆炸。 ·热扩散测试:评估电池组系统承受单电池热失控事件的能力,以确保热失控事件不会导致电池组系统着火。 ·选择电池组中心位置或受包围的电芯作为触发点,可以使用激光、加热等方式触发目标电池热失控,模拟最不利条件下的热传播路径;之后观察电池组系统24h,电池间应不发生热扩散,电池组系统应无外部火焰、电池组系统外壳应不发生破裂。 03 标准实施的影响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GB 44240标准是目前行业公认最高规格的储能安全性国标,更专注于工业级、大型储能场景,旨在保障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可靠运行。届时该标准认证将成为国内储能项目招标筛选供应商的必备条件。 对制造商来说,业内观点认为,随着该强制性国标的正式实施,将倒逼企业提升产品材料稳定性与安全设计,部分安全冗余设计不足的电芯厂商可能面临着重新设计产品层级的挑战。头部企业如远景动力已通过 GB 44240认证,验证其产品热失控最高温度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次GB 44240强制标准落地,将成为储能行业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创造”的分水岭,使得储能安全体系迈入新阶段。只有产品具备卓越的安全性能,才能在储能赛道持续保持优势。 对于储能行业,2025年以来,央企招标普遍将 GB 44240认证作为硬性条件,预计20%中小厂商因无法满足要求退出市场,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将加速布局高安全产品,行业集中度提升。 GB 44240的实施将推动储能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安全优先”。随着标准落地,与现行储能安全标准并行,将会带来更严格更安全的变化,预计到 2026年,通过认证的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将提升至 70% 以上,而中小厂商可能面临转型或退出。同时,标准的国际化对接将助力中国储能产品在欧美市场突破贸易壁垒,进一步巩固全球竞争力。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