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服务,专业的新型储能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行业考察

3万家储能公司已出局,“反内卷”将加速储能淘汰赛

2025-08-01 19:27:03 来源:能见

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过去一段时间,储能行业的“内卷”阴霾持续笼罩,“价格战”硝烟愈演愈烈,“洗牌”的寒意也在市场中加速蔓延。

  据“电池中国CBEA”报道,截至今年3月,储能相关的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达到了惊人的29万家。更为残酷的数据是,迄今为止,储能行业已经有超过3万家企业倒下(处于注销、吊销、撤销、清算、停业、歇业等异常状态)。

  今年以来,随着136号文指明储能行业商业化方向,以及国家层面多次释放反内卷信号,行业亟需对长期以来无序竞争的反思加深。

  一是行业头部企业正在加速技术创新,构建行业门槛。近期远景储能、海辰储能、瑞普兰钧、阿特斯等一批储能头部厂商集中开展锂电池储能系统大规模火烧测试,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安全的新标杆。

  二是行业协会正在积极组织主流储能企业代表闭门研讨,拟通过行业共识和自律来推动反对低于成本价竞争、反对恶性价格内卷。

  正如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指出,储能行业反内卷已经刻不容缓,全行业需要凝聚共识,快速行动起来。

  价格内卷恶化:从国内厮杀到全球蔓延

  近年来,储能行业在价格内卷的漩涡越陷越深。

  以4h储能系统为例,其价格跌幅令人咋舌。2023年底最低中标价为0.638元/Wh,到2024年底已跌至0.437元/Wh,降幅超过30%。据寻熵研究院统计,2024年,4小时储能系统的月均报价在一年之内下降了26%;相比于2023年1月,降幅达64%。

  即便在136号文发布后,低价竞争态势仍未扭转。从近期中国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开标信息来看,0.37元/Wh的最低报价再次刷新三个月前的0.398元/Wh记录,创行业新低水平,低价内卷的态势仍在持续发酵。

  2022年下半年至今,储能系统的价格跌去了接近8成。虽然储能厂商近两年通过技术创新大幅降低了成本,但田庆军认为,“市场价格的下跌远超技术降本的幅度,目前的市场均价已经低于成本价,全行业面临普遍亏损。”

  田庆军指出,储能行业降本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技术降本的速度明显减缓,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已无法支撑惯性下滑的市场报价。

  迫于国内价格内卷压力,自去年起中国储能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加速出海。

  海外储能市场商业模式成熟,投资回报可观,同时对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更高,存在巨大的合同履约风险,这就需要较高的利润水平来缓冲。然而,国内厂商的价格竞争正在快速拉低海外项目中标价。

  以中东市场为例,2021年,红海一期项目报价还在20美分/Wh,到了2023年沙特Sudair项目,就降到了约11美分/Wh,而2025年阿联酋RTC项目,已低至7.5美分/Wh。四年间,降幅超过62%。

  今年,有一家中资企业为了中标卡塔尔800MWh项目,报价仅为6.2美分/Wh,换算后约为0.44元/Wh,价格与国内市场基本一致。

  更严峻的是,安全风险不断积聚。部分企业为压低成本报价,开始用B级电芯替代A级产品。这类电芯大致在高温环境下项目循环寿命衰减速度加快,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甚至影响整个中国储能产业的全球化。

  田庆军强调,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前景不可限量。中国储能产业链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但以恶性价格战为标志的内卷式竞争,正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损害国家和全行业利益,反内卷迫在眉睫。

  反内卷势在必行:政策与行业双轮破局

  价格内卷的全球蔓延,让行业“溯本清源” 的需求愈发迫切。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密集释放反内卷信号,为治理无序竞争提供政策支撑。

  3月,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包括储能在内的新兴产业指明方向。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要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指出,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政策东风下,解决储能内卷难题已经势在必行。

  近期,多家储能头部企业联合相关协会正筹划成立相关“反价格内卷联盟”。意在通过头部企业带头,严格限制低于储能成本线的投标。同时通过协会监督,对违规企业采取警告、行业通报、社会声讨等措施,以及对甲方不合理诉求进行识别和抵制,以规范市场秩序。

  这一模式已在风电行业得到验证。2024年10月,风能专委会组织12家风电头部整机企业签订《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后自11月至今,风电整机招标价格再也没有低于1400元/千瓦(业内评估的大部分风机成本线),成功走出价格内卷。

  田庆军表示,反内卷的关键是行业的自律。尤其是头部企业要以身作则,既要保持价格定力,也要持续加大投入,通过技术创新、价值创造来构建行业门槛,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实现储能行业的理性繁荣。

  田庆军强调,行业反内卷不仅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然,更关乎长远发展。

  一是维护国家利益,避免因不合理的内卷价格导致中国企业在全球利益受损。

  二是为了保持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专注研发投入和专利构建护城河,巩固全球领先优势。

  三是促进储能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加速优胜劣汰消除潜在风险隐患,为储能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