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9月17日,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福建省宁德市举行。自2023年开始,世界储能大会已连续三年落户宁德。本届大会以“储能新纪元 零碳启未来”为主题,吸引新能源行业领袖、研究专家和国外机构代表等1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能源发展大计。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当日活动中表示,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储能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突破,已步入规模化的发展阶段。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主办方供图) 他说,从装机增长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增至约9500万千瓦,五年增长将近30倍,跃居世界第一,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力量。从技术发展看,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投运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铅碳电池、液流电池,锂电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产业模式看,我国已经建成品种齐全、配套完整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应用场景涵盖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和新能源配储,其多重价值逐步发挥,发展潜力前景广阔。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我国电力系统正经历从化石能源主导向新能源为主体的历史性跨越,这场变革以网源荷储全链条重构为核心,以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为特征,以绿色低碳加速转型为目标,展现出全球能源革命最前沿的图景。 温枢刚表示,作为全球装机容量第二大的发电企业,中国华能坚持以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在储能领域持续深耕创新实践,推动储能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在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走在前列。 一是发挥示范引领,构建储能全场景应用布局。中国华能在江苏金坛已建成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实现了非补能压缩空气储能的首次商业化应用,一期容量55兆瓦运行正常。在山东,中国华能成功投运全国首个火电机组调峰调频模块的熔岩储能项目,总容量3万kW,储能时长6小时。在甘肃,中国华能建成的综合能源基地配套60万kW国内最大规模的储能项目,储能时长4小时,系统效率提升4.6个百分点,年消纳新能源电量8.4亿千瓦时。 二是突破技术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华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攻克多机串联、高温、高压、高流量压缩机安全启停、空气快速启停优化等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华能电厂成功突破全超级电容、储能耦合火电机组调频关键技术,同时公司研发的应用能源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相融合的智能三级控制,系统响应时间由秒级降至100毫秒级以内。 三是创新综合服务,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大力优化发展布局,积极探索新能源+储能模式,更好提升新能源发电稳定性与消纳能力,积极推动储能加虚拟电厂模式。中国华能浙江虚拟电厂作为全国首个接入实时调度系统的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换电站、楼宇空调等资源,通过秒级快速响应的协调控制技术,实现储能与负荷的动态匹配、参与调频调峰备用等辅助服务,构建起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的商业模式。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