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8月26日,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牵头研发的“35千伏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项目成果成功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行列,标志着我省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创新研发新型储能技术方面迈上新台阶。 据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技术装备评选,聚焦国内率先突破重大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关键装备,入选项目标志着已完成研制并具备工程应用条件,技术实力获国家级认可。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格尔木市的宝库储能电站。 朱毅然摄 “十四五”以来,青海省新能源发展迅猛,目前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达73%,“双高”特性引发的电网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面对新能源基地支撑能力薄弱、外送通道受限等世界性难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依托国家能源局“赛马争先”创新平台、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等科研载体,联合南京南瑞继保、中国电科院、鲁能新能源公司等单位,组建跨领域攻关团队,成功研制了35千伏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首创了经济、安全、可靠的35千伏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成套设计方案;突破了全过程电网频率电压控制方法,具备卓越的构网型控制能力,能够模拟同步机特性,为电网提供惯量支撑和无功电压调节;提出了自适应虚拟电量的高压级联储能能量均衡方法,实现了设备相内、相间以及多套设备之间的电池SOC多层次能量主动均衡;研制了基于分层分布式及多时间尺度协同优化的储能控制系统,实现了秒-毫秒级多时间尺度多目标控制,以及能量管理与功率协调控制的解耦协同。 目前,这一成果已在青海省海西州宝库储能电站进行应用,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具备无延时提供3倍电流支撑、过程电压源特性及暂态故障支撑能力,有效保障了弱电网地区安全稳定运行。系统的成功研制和推广应用将有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幅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的同时,将带动储能产业全链条技术创新,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国网青海电力将持续创新驱动,深化“三位一体”平台应用,为减少碳排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总结出“青海经验”,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储能技术方案。(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马清 王海亭 刘庭响) |
上一篇:最大聚合容量24.5MW!山东莱芜首家虚拟电厂投入商业化运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